機架作為設備的承重骨架,其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、強度及使用壽命,尤其在工業機械、自動化設備、機床等領域,對原材料的管控需覆蓋材質純度、力學性能、尺寸精度、表麵狀態等關鍵指標,
機架加工具體嚴格要求如下:

一、材質選型與純度要求
材質匹配性
需根據機架的負載特性(靜態 / 動態承重)、環境條件(溫度、腐蝕、振動)選擇對應材料:
重型負載機架(如機床床身):優先選高強度鑄鐵(HT300、QT500)或低合金結構鋼(Q355B),確保抗壓強度≥300MPa;
輕量化機架(如自動化設備框架):選鋁合金(6061-T6,抗拉強度≥260MPa)或高強度不鏽鋼(304/316,抗腐蝕 + 中等強度);
特殊環境(如高溫、酸堿):選耐熱鋼(1Cr18Ni9Ti)或耐腐蝕合金,避免材質選錯導致過早失效。
純度與雜質控製
金屬材料中雜質含量需嚴格限製:
鋼材:硫(S≤0.035%)、磷(P≤0.035%)含量過高會導致脆性增加,需提供材質化驗單(熔煉成分報告);
鑄鐵:石墨形態需為片狀或球狀(球墨鑄鐵石墨球化率≥85%),避免疏鬆、縮孔等鑄造缺陷;
鋁合金:氫含量≤0.15mL/100g(防止加工後產生氣孔),夾雜物(如氧化皮)等級≤2 級(按 GB/T 3246.2 檢測)。
二、力學性能達標要求
強度與硬度
需通過拉伸試驗、硬度測試驗證:
結構鋼:屈服強度≥235MPa(Q235)、≥355MPa(Q355),布氏硬度(HB)150-200;
鑄鐵:抗壓強度≥300MPa(HT300),硬度 HB180-250(避免過硬導致加工困難);
鋁合金:硬度≥90HB(6061-T6),保證輕量化同時滿足剛性需求。
韌性與抗疲勞性
動態負載機架(如衝壓設備機架)需檢測衝擊韌性(AKV≥27J,-20℃低溫衝擊合格),避免脆性斷裂;
長期交變載荷場景(如振動設備),需驗證材料疲勞強度(≥150MPa,10⁷次循環無斷裂)。
三、尺寸與形狀精度要求
原材料幾何尺寸偏差
板材 / 型材的厚度、寬度、長度偏差需控製在允許範圍內:
鋼板:厚度偏差≤±0.05mm(冷軋板)、±0.1mm(熱軋板),平麵度≤1mm/m(避免加工後變形);
鋼管 / 型材(方管、槽鋼):截麵尺寸偏差≤±0.5mm,直線度≤0.5mm/m(保證焊接 / 組裝時對接精度);
鑄件毛坯:加工餘量均勻(5-10mm),避免局部過薄導致加工後露缺陷。
內部組織均勻性
鍛件 / 軋材需保證晶粒均勻(晶粒度 5-8 級),無偏析、分層(用超聲波探傷檢測,內部缺陷≤Ⅱ 級);
鑄鐵件需進行時效處理(自然時效 28 天或人工時效 200℃×4h),消除內應力,避免加工後變形。
四、表麵質量與預處理要求
表麵狀態管控
原材料表麵需無影響加工的缺陷:
金屬板材:無裂紋、劃痕(深度≤0.1mm)、鏽蝕(鏽蝕麵積≤5%)、氧化皮(需酸洗或噴砂去除);
鑄件:表麵無氣孔、砂眼(直徑≤1mm 的氣孔每 100cm² 不超過 1 個),澆冒口殘留需打磨平整。
預處理合規性
需根據加工工藝進行預處理:
焊接用鋼材:表麵需除鏽(達到 Sa2.5 級)、脫脂(油汙含量≤50mg/m²),保證焊接強度;
需噴漆的機架材料:冷軋板需磷化處理(磷化膜厚度 3-5μm),增強塗層附著力;
鋁合金:需去除表麵氧化膜(堿洗 + 酸洗),確保後續陽極氧化或噴塗質量。
五、可追溯性與文件要求
材料可追溯
原材料需附帶完整標識(爐號、批次號、材質牌號),並提供質量證明書(符合 GB/T 247、GB/T 14976 等標準),確保出現質量問題時可追溯至生產批次。
進廠檢驗流程
每批次原材料需抽樣檢驗:
外觀:100% 目視檢查表麵缺陷;
理化性能:按 5% 比例抽樣,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驗證力學性能、化學成分;
尺寸精度:用卡尺、千分尺、平直度儀等工具檢測關鍵尺寸,偏差超標的整批拒收。
六、特殊場景的額外要求
食品 / 醫療設備機架:不鏽鋼需用 316L(含碳量≤0.03%),表麵粗糙度 Ra≤0.8μm(便於清潔消毒);
戶外機架:鋼材需鍍鋅(鋅層厚度≥85μm)或采用耐候鋼(如 Q355NH),抵抗大氣腐蝕;
高精度設備(如機床):鑄鐵需進行時效處理 + 導軌麵淬火(硬度≥50HRC),保證長期使用不變形。